分享好友 数控技术首页 数控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进口轴承中磨床静压进口轴承的维修方法

2018-04-10 00:001470

    静压进口轴承以其高的回转精度、钢性好、承载力高、无磨损、耐用度高。下面是静压进口轴承在维修过程中探索和尝试取得的几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1.小孔节流器:

  (1).将内部节流改为外部节流,并加装压力表即时显示上下腔压力。使维修保养方便,特别是可以很容易地定期清洗,这是内部节流器无法比拟的。

  (2).节流比。节流比β的理论值是1.2~1.5之间,而根据多年的经验以1.25为佳。这样在维修中,需要对主轴的几何精度、前后轴瓦的几何精度、同轴度、圆度及锥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便保证β值。根据机床的承载能力确定e值(主轴与轴瓦几何中心的偏心量),使β值最佳。

  (3).各油腔在不装主轴时,各个出油口的油柱必须一致(观察法),若不一致,应采取改变节流器孔径的方法,改变其流量。以4腔为例,一般下、左、右腔的油柱在20~25mm之间,小孔直径为0.25~0.4mm。

  2.薄膜反馈节流器:

  薄膜反馈节流轴承刚度是很大的,但机床在运行中也常出现抱瓦、拉毛、掉压等现象。薄膜反馈最关键的是薄膜,实践中认为,轴瓦抱死、拉毛的主要原因是:①薄膜塑性变形所致;②反馈慢。外载突变时,薄膜还没反应时,轴与瓦已经摩擦了;③薄膜疲劳。薄膜使用时间长,疲劳变形,相当于改变了反馈参数。  

  增加薄膜的厚度和改用一些耐疲劳的材料,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一般是采用刚性膜、预加载荷、预留缝隙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将1.4mm厚的膜改为4mm厚刚性膜,在下腔垫0.05mm厚的锡箔纸,使主轴调整到比理想位置高0.05mm的位置。目的是当主轴受力(砂轮重量、切削力)后,恰好返回到理想中心。

  3.供油系统的改进:

  静压进口轴承供油系统中,除粗滤、精滤外,其余各元件对静压轴承具有保护作用。在原系统基础上对供油系统进行改进。

  (1).在节流板后的出油口接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原来在蓄能器前面),这样可使操作人员看见腔压与进口压力的大小。当其压差大于一定值时,以便立即停机,以免轴瓦抱死。如:进口压力2MPa,出口腔压1.2~1.6MPa,低于1.2MPa就要停机。

  (2).增加数字检测装置:

  静压进口轴承的主轴与轴瓦之间有0.04~0.05mm的间隙,其间的油液有一定的电阻值,检测这一阻值的变化,就可以得知期间隙的大小。以主轴为一极,轴瓦为另一极,测量其阻值变化。将此信号处理后发至光电报警器和控制系统放大器,控制主轴电机的启停,以此来避免轴与瓦的摩擦。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一文看懂|速科德带你一览高速电主轴动平衡检测
  高速电主轴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电动机转子直接作为机床主轴,从而实现数控机床主轴部件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技术。实际工作中,

0评论2023-10-11712

数控机床“尺寸不稳定”的原因
1、伺服电机轴与丝杠之间的连接松动,致使丝杠预电机不同步,出现尺寸误差。检测时只需在伺服电机与丝杠的联轴节上作好记号。用

0评论2022-02-102246

教您如何分析数控机床CNC电源故障
在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中,数控机床CNC电源单元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单元,下面由小编针对数控机床CNC电源单元不能供电的故障

0评论2022-02-081268

数控机床进给轴联轴器松动,预测诊疗方案来了!
数控机床的进给轴联轴器松动情况十分普遍,因其位置封闭,外部诊断困难,故设计了联轴器松动预测诊断结构,此结构可以在机床的操

0评论2021-12-13828

数控车床加工按工艺分为哪些呢?
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按其加工技术分为镗、铣、车,按控制轴数分为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个性化是市场适应性的趋势:目前市场对

0评论2021-11-111137

机床夹具非标件的模块化设计
机床夹具非标件的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广泛应用在工程设计领域。图形库的开发是工装CAD中的关键技术。它的优劣将直接关

0评论2021-11-08556

二手数控斜身车床归零的一般方法
众所周知,开机后必须要回零,如果不回零的话,机床就会发生报警。那么,大家知道二手数控斜身车床归零的一般方法都有哪些吗?今

0评论2021-11-081315

一种提高钻套使用寿命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我公司自制的钻套(见图1),主要用于公司生产的载货汽车后桥从动锥齿轮安装孔钻孔之用,12个钻套镶在一个钻孔模板上。每个齿轮有1

0评论2021-08-28497

数控机床报警的故障维修实例
故障现象:一台配套OKUMAOSP700,型号为XHAD765的数控机床,早上开机后转台转位后下落时显示2870旋转工作台夹紧检测器异常,同

0评论2021-08-281258

轿车等角速万向节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
随着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等角速万向节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制造体系。本文介绍了现代轿车的RF、VL型

0评论2021-08-28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