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加工挺杆孔框架式夹具示意图
图2 加工机体挺杆孔工序简图
原定位方案分析
- 工件装夹不方便,必须从侧向推入推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
- 夹紧力与切削力、重力的方向相反,所需要的夹紧力大,且定位夹紧的稳定性差。
- 框架式的夹具结构,体积大,制造复杂,不便于测量、调整和观察。
- 相应要求组合机床的高度尺寸大,造成重心高,影响切削的稳定性。
- 只适合单一品种的柴油机机体加工,当产品改型时,就不能适应。
改进定位方案和定位误差计算
图3 平面角度尺寸链
- 机体顶面E的平面度;
- 顶面E与底面S的平行度(因为加工时活动钻模板与底面S接触);
- 凸轮轴孔中心线与顶面E的平行度;
- 加工挺杆孔刀杆的轴心线(主轴)与夹具定位面的垂直度。
- 机体顶面E的平面度允差a1=0.08 mm(在1165 mm长度上);
- 顶面E与底面S的平行度允差a2=0.10 mm(在1165 mm长度上);
- 凸轮轴孔中心线与顶面E的平行度允差a3=0.15 mm(在1165 mm长度上);
- 刀杆轴心线(主轴)与夹具定位面的垂直度允差a5=0.01/300 ≈0.04/1 165 mm(由挺杆孔加工专用组合机床保证) 。
- 求封闭环(挺杆孔中心线与凸轮轴孔中心线垂直度公差)a4(在1 165 mm长度上)。
- a4=k(a12+a22+a32+a52)½
- =1.17(0.082+0.102+0.152+0.042)½
- =0.24mm
- 求挺杆孔中心线与凸轮轴孔中心线垂直度在100 mm高度范围内的允差a4。
a4= 0.24 ×100≈0.02mm 1165 - 对比图纸要求,其定位误差仅为设计允差0.04mm的一半。说明使用改进后的加工定位方案设计夹具来加工挺杆孔,完全能满足挺杆孔中心线与凸轮轴孔中心线垂直度的设计要求。
- a4=k(a12+a22+a32+a52)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