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文电机:转型发展 剑指行业

   2016-12-07 1080
核心提示:[db:简介]
  人如其名,企业亦然。一个企业的品牌美誉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质。
  
  奥文电机的品牌“ALLWIN奥文”直译过来就是“全赢奥文”。“这种‘全赢’不仅体现在企业与客户之间,更延展于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互惠共赢。”奥文电机决策层和员工普遍认为。

  

奥文电机:转型发展 剑指行业
 

  奥文电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电动机和电动工具的专业制造,并确立了“创造中国好的电动机和电动工具品牌”的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奥文电机已成为国内电动机领域的骨干企业、国内台式电动抛光工具的领军企业,形成了超电机、永磁伺服电机、各种专用电机、台式电动抛光工具等上百个系列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规模,年可生产各类电动工具100多万台,各类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100多万千瓦。产品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5000多万美元,“ALLWIN奥文”已经成为深受国内外用户青睐的知名品牌。
  
  “品牌从来不局限于广告和市场的直接效应,品牌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体系竞争力上。”基于这一认识,多年来,奥文电机以品牌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夯实基础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深挖创新潜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体系竞争力,为其品牌竞争力的不断攀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产品创新 抢滩全球市场
  
  多年来,标准电动机一直都是奥文电机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电机行业集中度和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电机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标准电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奥文电机如何实现逆势突围?
  
  “变则通,通则久。”唯有坚持产品创新,始终做到先人一步,才是市场制胜之道。奥文人不仅拥有瞄准世界的超前眼光,更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五年前,奥文电机摒弃在传统低效益的通用标准电机市场竞争的思想,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思想、紧跟全球节能技术发展的趋势,将主要研发和生产力量投入到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高、效益水平高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电机、超超电机、特种电机等领域,逐渐压缩并淘汰落后的标准电机生产产能,彻底打破多年来一直依靠标准电机闯市场的产品模式。
  
  “跟随市场潮流的产品创新是企业的基本生存要求,开发市场潜在需求的产品才是创新的终目标。”奥文电机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付光强告诉记者,“只有于市场的产品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了赢得这种,奥文电机孜孜以求。
  
  据介绍,IE4电机是目前世界上效率高的电机标准。为了保持行业地位,敢想敢干的奥文人越过普通电机和IE3电机的发展,直接发展IE4超超电机,并以国内同行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推广IE4超超电机。“目前国内的电机发展普遍落后于欧美,而国内中小电机企业电机的发展同样又落后于国内一些大的龙头电机企业。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发展电机,就会永远落在别人后面。”付光强说,这充分体现了奥文电机“每天超越自我、时刻追求”的企业精神。
  
  如今,奥文电机已经形成了拥有国内的超电机生产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并与全球知名的电机和动力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国爱默生和日本住友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其自主研发的ATM机、扶梯电机、空调电机等多种型号特种电机也已成功抢滩国际市场,受到众多用户的追捧。
  
  管理创新 转型发展
  
  走进奥文电机的生产车间,记者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车间里的生产线很多,而且每条生产线都很短,均由7-8名工人组成。见到记者满脸疑惑,工艺科长于国庆告诉记者:“这是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带来的思想和生产模式的改变。”
  
  当前形势下,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单品种大批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改革以前,我们这样一条生产线差不多是由30-40名工人组成,如果进行产品切换,这整条生产线的工人就必须全部停工,待备料完成和工位器具调整完毕后才能继续生产,很是浪费时间。”于国庆指着一条台式电动工具生产线告诉记者,“现在每条生产线上的这7-8名工人,只是有针对性地生产某一种产品,灵活性更强、效率更高。”
  
  这种打破惯性思维,大线长线改成小线短线的做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避免了因为个人问题造成整条生产线瘫痪的现象发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奥文人依靠敏锐的商业嗅觉,准确研判发展形势,把创新经营管理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利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更强大的活力,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07年,奥文电机全面启动ERP管理系统,迈出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的关键一步。据了解,ERP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运行模式。它是一个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覆盖了客户、项目、库存和采购供应生产等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奥文电机在生产的各个流程上都做了有效改进。在管理上,大幅度消减繁冗的管理层,建立部门间完善的衔接制度,管理效率有效提高;在生产上,将原材料库存、生产安排、出货等工序按照订单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整合,使企业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
  
  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是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真正基础。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奥文电机先后聘请日本管理顾问、上海同济大学精益生产管理团队进驻企业,帮助企业从基层生产着手,优化生产工艺,简化管理流程,大力推行精益生产,将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持续的基础管理提升让奥文电机获益匪浅,企业管理更趋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左右。
  
  技术创新 产业
  
  厚重的创新文化传统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始终是企业立足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根基。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奥文电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狠抓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构建起了以企业自有研发实力为基础、以社会研发力量为重要辅助、以国际国内市场为目标的强大而完善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
  
  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始终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技术改造以关键设备和瓶颈工艺的改造为突破口,将普通车床逐步淘汰,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速度快的大型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大力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同时,也极大地解决了日益突出的企业用工困难问题。
  
  在创新平台打造方面,奥文电机拥有山东省台式电动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超电机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IE4超电机工程实验室、威海市工业设计中心四大创新研发平台,是山东省能效领跑企业,省内一个电机再制造产品列入国家目录的企业,获批为国家第二批再制造试点企业。2013年,奥文电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电科节能公司,主要进行电机节能工艺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应用。
  
  此外,奥文电机还与山东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上海电科所等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系列超超电机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特种电机。“目前,我们正在与山东科学院合作进行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研发,与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行新型高性能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以及一系列IE4超电机的研发。”付光强介绍。
  
  不仅如此,奥文电机还十分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与维护。近几年来,企业年申请20多项,参与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定,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产品荣获“山东”“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等荣誉,注册商标均被授予山东省商标。
  
  在当前国内市场低迷、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奥文电机外贸出口实现了连续七年以15%的速度增长的目标。其中,2016年,奥文电机外贸出口额预计比2015年增长30%左右。
  
  奥文电机出口的强劲增长,得益于企业坚持正确的品牌建设策略,坚持持续的品牌建设投入,坚持内外兼修的品牌体系建设。未来,奥文电机将继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以其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生机,向电机行业迈进。

 

(原标题:奥文电机:剑指行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