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进校园谈“工匠精神” 钻孔到半根头发丝
“大国工匠”进校园当客座教授
活动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聘请中国商飞公司大飞机总装制造中心钳工胡双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LNG焊工张冬伟两位“大国工匠”为学校客座教授。两位教授在活动现场就给中职校学生们上起了课,进行了一次访谈。
大国工匠进校园谈“工匠精神” 钻孔到半根头发丝
虽然刚开始工作就遭遇了这样的打击,但胡双钱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是为飞机等了20多年。在这段时间,厂里做过电风扇、绞肉机,离飞机很远,但胡双钱一直没有放弃这项保留技术。终于在20多年之后,他又能重拾童年的梦想,继续造飞机了。
大国工匠进校园谈“工匠精神”钻孔到半根头发丝
“工匠精神”在校园中传承
在与两位“大国工匠”互动时,有同学抛出了“犀利”的问题:“工业4.0时代,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会不会有一天传统技术工人要被替代呢?”两位大师则坚定地认为,科技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以制造大飞机为例,许多零件要实现精细化,数控机床、电子设备都是做不到的,还得靠钳工手工完成。
他们还鼓励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项目要多学习,多参加比赛项目,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像他们从师父那学到的那样,将精益求精和创新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活动上,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也表示,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是教育关工委在职业教育领域助力立德树人的一项新尝试。她鼓励职业院校的同学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悟不忘初心的情怀,感受“行行出状元”的自信,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原标题:大国工匠进校园谈“工匠精神”:钻孔到半根头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