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苗圩:智能制造试点成效明显 中国具备独特优势

   2016-11-21 1110
核心提示:[db:简介]
  【 国内新闻】在中国政府去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智能制造被确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随后,中国确定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涵盖38个行业,希望以此带动中国整体的智能化生产水平。
  


 

  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智能化”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高频词。就在越来越多带有智能功能的产品走入千家万户之时,更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转型升级。去年,工信部在众多企业中确定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涵盖3D打印、水泥智能制造、光纤智能制造、服装个性化定制等项目,为的就是全面带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
  
  一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工信部部长苗圩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从实施效果来看还是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这46个项目,它的制造效率提高了30%,它的节能,节约了9.5%,它的研发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5%,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工信部部长苗圩看来,智能制造是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智能制造则必须是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尽管中国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效明显,但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苗圩表示:“我们大的短板,还是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有很大的一个差异。比如说发达国家德国,他们基本上达到了按照他们的标准,说是达到了3.0。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很多企业现在还没达到2.0,所以我们就要补上2.0的课,还要推进3.0,还要向4.0方面发展。”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难题也随之出现。苗圩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带来了一些在传统的方式情况下所没有的新的问题。比如说安全性的问题,现在一个木马的病毒植入了一个终端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性的影响,大面积的问题。苗圩认为,以上问题客观存在,在安全防范等技术上提出更高要求。尽管中国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面临先天不足,但也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大的一个国家,我们也是互联网应用大的一个国家,如果把这两个优势发挥好,特别是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那就会补上我们的短板,化不利为有利,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来加快我们整个工业化的进程。”
  
  工信部部长苗圩还表示,接下来将在相关行业中去推广试点示范中有效的智能制造生产、管理方式,并进一步扩大智能制造示范范围,以促进制造行业变革的早日发生。

(原标题:工信部部长:智能制造试点成效明显 中国具备独特优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