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民用市场和以航空军工为代表的特殊市场需求正在成为工业母机的新一轮增长引擎,以五轴联动机床、高精度磨床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增速有望跑赢行业。中国汽车产业链和电子制造业具备较强的规模化降本优势及研发创新能力,有能力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落地,而工业母机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上下游有望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
拐点初现
数控机床近年以来进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出口价格远低于进口价格,2024年10月每台出口和进口均价分别为690美元和51255美元,国产机床尚存较大升级空间。
2023年以来,推动工业母机发展的利好政策频出,不仅在宏观层面支持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微观层面税收抵减扣除政策更进一步驱动机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下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加速,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链整体向高端化演进。
机床上一轮销售高峰在2011-2014年,2020年中国机床保有量约为800万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超龄机床占比超60%,研究机构估计面临翻新和报废阶段的机床总数不少于480万台,更新需求市场空间规模庞大,2024年开始有望迎来更换需求拐点。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的累计产量分别为56.7万台和13.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7.4%和7.1%,两类机床累计增速实现连续4个月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