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器人本体市场的自动化发展

   2014-03-05 数控之家3630
核心提示:  目前世界机器人密度的均值为51,中国仅为15,巨大的差距意味 着无限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最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为此, 工业机器人四大行业巨头, 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
  目前世界机器人密度的均值为51,中国仅为15,巨大的差距意味 着无限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最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为此, 工业机器人四大行业巨头, 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 日本发那科纷纷抢滩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这四大企业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比高达55%,而且仍在不断强化布局优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孕育千亿商机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大概是1600亿元。华创证券预估2013-2017年,包括本 体和集成在内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当前,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市场。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预测及与相关国内行业内人士交流,2013年中国机器人的增速预计达到20%-30%.   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存量已突破10万台,仅次于日、美、德、韩,占世界存量的8%.   目前,相对美、日、韩等国而言,国内机器人密度依然很低,2011年数据仅为每万人21台,不及世界平均每万人55台的一半。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国内 机器人的密度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华创证券通过估算国内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改造的进程,预计我国到2020年自动化集 成市场容量将达到1673亿元。   而2012年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达到48亿元,加上集成,机器人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92亿元。结 合行业专家分析,华创证券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10-20年年均增长率为20%-30%.具体而言,到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是2012 年的四倍,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本体市场容量195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为807亿元。服务机器人中的手术机器人市场容量有望达 到15亿元,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如果把智能家居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则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还会更大。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型大型高科技产业,工业机器人得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核心技术亟待国产化   市场的热捧背后是映射出是国内企业的尴尬,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占率分别为4%和 96%.国内的秦川发展和电气集团是机器人行业的先行者。但总体份额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还是微不足道,这就需要厂家们用心深耕细作,才能打造出更好的产 品,迎合市场需求,紧接工业自动化潮流。   核心部件的缺失是病根,事实上这是国内自动化产业的通病。据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而这四部分所占的成本分别为22%、24%、36%、12%.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方面与国际巨头相差巨大,尤其是在减速机方面,几乎没能产业化。当前市面上75%的精密减速机市场由日本厂商控 制,价格也会比其他偏高。这也成为了国内自动化从业人员的不能细诉之殇。如果这些核心部件能够实现国产烟花,无论在成本控制或者技术方面,都能够有很大的 提高。因此这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从以上几方面看来,中国企业自动化进程要面对的问题,较其他先进的欧美日韩等国家,仍有很长的 一段路要走,如何克服前文提到的创新乏力、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看到国内的一些企业在努力,在尝试,在向国际巨头学习。相信 有朝一日,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能够打上自身的烙印。  目前世界机器人密度的均值为51,中国仅为15,巨大的差距意味 着无限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最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为此, 工业机器人四大行业巨头, 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 日本发那科纷纷抢滩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这四大企业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比高达55%,而且仍在不断强化布局优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大概是1600亿元。华创证券预估2013-2017年,包括本 体和集成在内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当前,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市场。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预测及与相关国内行业内人士交流,2013年中国机器人的增速预计达到20%-30%.   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存量已突破10万台,仅次于日、美、德、韩,占世界存量的8%.   目前,相对美、日、韩等国而言,国内机器人密度依然很低,2011年数据仅为每万人21台,不及世界平均每万人55台的一半。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国内 机器人的密度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华创证券通过估算国内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改造的进程,预计我国到2020年自动化集 成市场容量将达到1673亿元。   而2012年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达到48亿元,加上集成,机器人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92亿元。结 合行业专家分析,华创证券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10-20年年均增长率为20%-30%.具体而言,到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是2012 年的四倍,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本体市场容量195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为807亿元。服务机器人中的手术机器人市场容量有望达 到15亿元,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如果把智能家居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则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还会更大。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型大型高科技产业,工业机器人得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市场的热捧背后是映射出是国内企业的尴尬,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占率分别为4%和 96%.国内的秦川发展和电气集团是机器人行业的先行者。但总体份额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还是微不足道,这就需要厂家们用心深耕细作,才能打造出更好的产 品,迎合市场需求,紧接工业自动化潮流。   核心部件的缺失是病根,事实上这是国内自动化产业的通病。据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而这四部分所占的成本分别为22%、24%、36%、12%.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方面与国际巨头相差巨大,尤其是在减速机方面,几乎没能产业化。当前市面上75%的精密减速机市场由日本厂商控 制,价格也会比其他偏高。这也成为了国内自动化从业人员的不能细诉之殇。如果这些核心部件能够实现国产烟花,无论在成本控制或者技术方面,都能够有很大的 提高。因此这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从以上几方面看来,中国企业自动化进程要面对的问题,较其他先进的欧美日韩等国家,仍有很长的 一段路要走,如何克服前文提到的创新乏力、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看到国内的一些企业在努力,在尝试,在向国际巨头学习。相信 有朝一日,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能够打上自身的烙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