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机床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未来前景可期

   2013-11-29 数控之家9560
核心提示:  武汉国际机床展发展到现在的第三届,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展会能够在展出规模和参观人数上实现量增是符合区域特征的。目前湖北省已拥有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8
  武汉国际机床展发展到现在的第三届,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展会能够在展出规模和参观人数上实现量增是符合区域特征的。目前湖北省已拥有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8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含国家级3家),121家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湖北省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华中首个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落户武汉,增加了武汉承接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眼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湖北、武汉拥有数十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又具有良好的承接区位优势,是中部地区最佳的承接地。   中国汽车零部件(安陆)产业基地签约,根据规划,该项目预计3至5年内将实现年产值600亿元,5至8年内突破1000亿元;武汉开发区在洪湖新滩新区首期规划10平方公里土地,与洪湖市共建新滩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等产业,规划产值1000亿元;宜昌市政府也对外表示,中国汽车配件总公司计划在宜昌投资200亿元建华中汽配产业园,未来将辐射武汉、襄阳、重庆、成都等地,规划产值也达到1000亿元;而江夏区金口镇表示,将划出10平方公里建设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无独有偶,江夏区大桥新区也表示,将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此外,蔡甸、汉南以及阳逻经济开发区均表示,将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如此算下来,加上武汉、十堰、襄阳等地已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湖北省内规划产值过千亿元、百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就已经超过十家。   武船双柳制造基地2013竣工投产,将大幅增强武船生产高端特种船的产能和船舶制造的竞争力。同时,目前国内新兴的核电产业,也由于双柳基地的建设,成为武船新的增长点,并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产品将覆盖建设核电站的南方省份。作为国家级的重大产业基地,双柳基地、武昌青山造船厂和武东船舶配套产业园将形成规模庞大的集船舶、核电和水电等能源设备、桥梁钢结构及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产生巨大的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为中部装备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刺激机床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武汉重冶集团2012年在大冶灵成工业园斥资20亿元的模具中心项目正式签约,同时,该集团在灵成工业园投资的4个重点项目开工。一艘模具航母正式起航。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年产各种模具、高端模坯5万件(套)和新型模具材料2万吨,创产值4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   2012年11月20日,中国北车武汉长客轨道装备修造基地在武汉市黄陂区前川新城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基地主要从事轨道车辆装备修造、车辆维修及配件销售等业务,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布局武汉,打造华中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核心的最新成果。   诸如此类的项目,湖北省比比皆是。武汉国际机床展屹立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朝阳中与机床企业一齐破浪前行。在这样的特殊机遇下,机床企业选择参加武汉机床展来拓宽华中区的市场份额,会是最有效、最明智的选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