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床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2012-11-29 数控之家1970
核心提示:  中国机床行业历经60余年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整体上大而不强。尽管中国大陆机床产值已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机床进口额和消费额更是连续多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国与国际机床市场相
  中国机床行业历经60余年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整体上大而不强。尽管中国大陆机床产值已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机床进口额和消费额更是连续多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国与国际机床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0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为52.5%,但比韩国的88%低30多个百分点。韩国产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档次还略高于中国的产品。但目前我国的床仍以经济型为主,产品附加值很低。   我国企业也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如他们具备多年传统机床生产基础,同时在某一制造环节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尤其是机械部分的铸件/锻件技术的技术沉淀,融资渠道广泛,具备一定传统市场份额与资金积累的企业可以先期组建大企业集团,通过收购、控股的方式吸收和消化国外相对先进技术。因此,我国企业需要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机床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意识与能力,这就制约了我国机床技术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深入研究用户行业产品工艺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工艺特点开发出高水平加工设备,同时也要注重基础理论工作的研究,这样才能让我国机床产业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