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本质安全防控
1. 电气系统安全
- 线路与部件规范:采用阻燃电缆,定期检测电线绝缘层老化情况,禁止电线接头裸露、松动;电气柜内加装过热保护装置(如温度传感器、过载保护器),避免短路或过载起火。
- 接地与防爆要求:金属机床必须可靠接地(防止静电累积);油雾浓度高的区域(如液压机床)使用防爆电机、防爆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油雾。
- 散热系统维护:定期清理电机、控制柜的散热孔、风扇灰尘,确保散热良好(温度过高易引发绝缘层老化短路)。
2. 油路与润滑系统管控
- 泄漏监测与处理:选用耐老化的油管、密封圈,定期检查油路接口,发现泄漏立即停机维修;在油箱、油管下方设置接油盘(防油污滴落至高温部件)。
- 油品规范使用:根据机床型号选用合适闪点的润滑油、切削液(避免低闪点油品在高温下挥发易燃);禁止混合不同类型油脂(防止化学反应引发变质或放热)。
3. 机械防护与预警
- 防护装置完好:确保机床防护罩、安全栏齐全有效,防止金属碎屑飞溅接触火源;旋转部件加装隔热罩(避免高温表面引燃可燃物)。
- 加装预警装置:在高风险区域(如主轴箱、油箱)安装温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连接车间消防控制系统,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源。
二、操作与现场管理规范 1. 作业流程标准化
- 岗前检查:开机前确认急停按钮、消防器材、线路油路状态,无隐患方可作业;新员工或换岗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掌握设备风险点)后方可操作。
- 作业中管控:严禁超负荷运行机床;铝、镁等轻金属加工时,使用专用冷却液(防止碎屑自燃),禁止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避免碎屑飞扬遇火花)。
- 动火作业审批:机床周边 5 米内动火(焊接、切割)必须办理动火证,清理周边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设专人监护,作业后 30 分钟复查无隐患方可离开。
2. 可燃物清理与存放
- 碎屑日清日净:金属碎屑(尤其铝、镁)每日下班前清理至不燃容器,集中存放在通风、远离火源的专用仓库,每周至少清运一次。
- 油污与杂物管控:设备及地面油污用阻燃吸油棉清理,沾油抹布放入阻燃垃圾桶,每日清运;机床周边 1 米内禁止堆放纸箱、塑料等可燃物。
3. 用电安全管理
- 严禁违规用电: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保险丝按规格配置,禁止用铜丝、铁丝替代;下班前关闭机床主电源,长假前断开总闸。
- 工具安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需绝缘完好,在油雾区使用防爆型工具;移动照明需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避免强光直射油桶(防止升温)。
三、应急与意识保障 1. 消防设施配置
- 器材适配性:机床附近 3 米内配置 ABC 干粉灭火器(覆盖电气、油脂火灾)、灭火毯(扑救小范围油火);车间按面积设置消防栓、喷淋系统,定期检查压力与有效性。
- 通道与标识: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禁止堆放设备或物料;机床风险点(如 “高温区域”“易燃碎屑”)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识,注明防火要求。
2. 培训与应急演练
- 员工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防火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机床火灾诱因、初期扑救方法(如 “断电后用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疏散逃生路线。
- 定期演练: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机床火灾应急演练,模拟起火、报警、扑救、疏散全流程,检验预案可行性并优化。
3. 隐患排查机制
- 日常巡检:操作工每日清洁设备、检查油路电路;维修工每周专项检查易损件、老化线路;安全员每月排查消防设施与现场隐患,建立台账闭环整改。
- 奖惩与反馈:鼓励员工上报隐患(如 “隐患随手拍” 奖励机制),对违规操作(如堆积碎屑、私拉电线)严肃处罚,形成 “人人防隐患” 的氛围。
四、上海翌灿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公司拥有 20 年行业经验,集研发、生产于一体,在工业设备(工艺)级消防安全技术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还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断优化产品性能。
- 监测响应迅速精准:能 24 小时不间断智能化监测火情,实现早期火灾的快速发现,具备毫秒级探测能力,一旦监测到火灾迹象,可自动启动灭火程序,无需人工干预,能迅速控制火势,智能选择灭火策略,针对不同火源有效灭火。
- 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提供解决方案,如 ZMT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适用于 CNC 加工中心的密闭空间;ZMPZ 机械泡沫自动灭火系统可应对 A 类、B 类火灾;还有针对钛合金、镁合金、锂电池等特殊材料和设备的专用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