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研究分析了1000MW给水泵汽轮机转子枞树型轮槽的结构特征及加工难点,充分考虑了刀具寿命和精度,对枞树型轮槽铣刀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并且已在生产实践中取得很好的应用。 |
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近几年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每年达15~20%左右。因此,我国电站建设压力很大,而电站机组的单机容量也随着大型火电设备设计制作技术的提高,趋向大型化。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单机容量从300MW到亚临界600MW等级,目前正在向超临界1000MW等级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发展。在今后数年内,1000MW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必将成为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主力机组。 而锅炉给水泵是整个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系统中的重要辅机,给水泵汽轮机的安全可靠将直接影响火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了适应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趋势,公司开发研制1000MW等级大型火电机组配套锅炉给水泵驱动用工业汽轮机。 汽轮机主要由转子和静体两部分组成。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在高温高压的蒸汽介质中,承受着离心力、弯矩和扭矩的作用,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因此,汽轮机转子加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轮机的性能,而轮槽的加工又是转子加工中最为关键、最为困难的加工。 百万给水泵汽轮机轮槽结构采用的是枞树型轮槽,这种结构的轮槽增大了叶根与轮槽的接触面积,使载荷分布更加均匀,但其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制造困难。这就给轮槽铣刀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在刀具材料、刀具结构、设计细节和刀具镀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图1 叶根轮槽型线图
|
(a)铣V型槽 | (b)铣头部型线 |
(c)粗加工 | (d)精加工 |
| 图2 枞树型叶根槽一般的铣削工序 |
1 加工难点分析
1000MW给水泵汽轮机转子采用整锻转子形式,材料用10325GP-VA(铬钼镍钢,硬度250HB),其轮槽型线如图1所示。 转子共有六级轮槽,每一级叶根槽的型线基本如图1所示,但其尺寸、精度、宽度及槽数等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叶根槽的几何参数表| 级号 | 型线代号 | 轮廓度公差 | 主次面 间距误差 | 槽深 | 角度 |
|---|
| 1-S | R-8P | 0.10 | 0.013 | 41.197 | 0° |
| 2-S | R-4P | 0.10 | 0.013 | 24.800 | 0° |
| 3-S | R-4P | 0.10 | 0.013 | 24.800 | 0° |
| 4-S | R-8PBFP | 0.07 | 0.0091 | 46.834 | 25° |
| 5-S | R-11PBFP | 0.07 | 0.0091 | 35.632 | 18° |
| 6-S | R-11PBFP | 0.07 | 0.0091 | 35.632 | 10° |
由于是采用整锻转子形式,加工时需要非常谨慎,一旦其中一个轮槽加工有误,引起的损失将非常大,因此在加工前对加工的难点及可能引起的问题要进行充分地分析。 - 加工方法及刀具的选择问题。由于枞树型叶根轮槽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通常采用成型法加工,主要方法包括成形拉削和成形铣削两种。轮槽拉削效率较高,但需在专业拉床设备上完成,适合盘状叶轮的加工,且轮槽拉刀价格昂贵,制造及修磨难度较大。对于整锻转子,目前尚不具备轮槽拉削的工艺条件和能力。采用成形铣削加工,是目前行业内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根据轮槽的大小及形状一般采用3刀或4刀的加工方法(如图2所示为4刀铣削方法,其中包括:开槽、粗铣头部型线、粗铣型线和精铣,粗铣头部型线主要是针对头部比较大的轮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轮槽最窄处尺寸较小,铣刀对应部位因刀具容屑槽等结构尺寸的限制,刀具的结构强度和容屑能力受到限制,如直接采用成型粗铣进行粗加工,由于切削量大,容易因切削抗力、振动过大及切屑阻塞导致刀具断裂。因此,对于大部分生产厂家,为确保安全大多采用3刀或4刀的加工方法。但是,上述加工方法,无论是刀具成本还是加工成本都相对较高,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不适合我公司生产周期的要求,需要寻求既能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费用,又能确保加工质量的方法。因此,直接采用2刀加工——成型粗、精加工的方法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关键是如何可靠地防止粗加工时的断刀问题。
- 刀具寿命与精度问题。从表1中可以发现,叶根槽的轮廓度公差范围在0.07~0.10,主、次工作面间的间距误差范围在0.0091~0.013,产品精度要求很高,对于成形铣削加工而言,除设备及装夹精度外,刀具精度是加工精度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实际操作时,在确保刀具精度的同时还希望刀具具有尽可能长的切削寿命和多的修磨次数,以降低刀具成本。一般来说,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刀具公差带的设置。对于精加工刀具,在考虑刀具装夹跳动因素的前提下,刀具公差带设置应使刀具具有尽可能大的轮廓,以使刀具有更多的修磨余量,从而增加修磨次数,降低成本。
- 选择合理的刀具铲背量。较大的铲背量虽然可改善切削性能,但是,由于产品公差带较窄,较大的铲背后角使得修磨时刀具尺寸变化相对较大,导致刀具修磨次数的减少。而过小的铲背后角,会使刀具与工件被加工表面的磨擦加剧,从而加快刀具磨损,造成加工表面的质量及刀具寿命下降。
- 刀具材料及表面镀层的性能对刀具的寿命及加工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 刀具振动对刀具寿命和加工精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刀具振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机床主轴刚性、夹具及整个工艺系统刚性、刀具的几何角度、切削参数等。因此,在确定加工方法及刀具切削参数时要进行充分的试验与分析。1000MW给水泵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对我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也是一种新的考验。本文根据转子轮槽的结构特征和所分析的加工难点问题,对轮槽铣刀进行一定的改进设计。
图3 公差带图解
|
| 表2 铣刀参数表 |
| 型线代号 | 粗/精 | 切削刃最大直径 | 大端直径 |
|---|
| R-4P | 粗 | 17.878 | 22 |
| R-4P | 精 | 18.665 | 22 |
| R-8P | 粗 | 29.416 | 35 |
| R-8P | 精 | 30.406 | 35 |
| R-8PBFP | 粗 | 31.414 | 35 |
| R-8PBFP | 精 | 32.362 | 35 |
| R-11PBFP | 粗 | 23.56 | 32 |
| R-11PBFP | 精 | 24.308 | 32 |
2 刀具选择与设计
由于采用2刀加工,为了防止粗加工时的断刀问题,及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对粗、精铣刀进行了一些改进。 - 断刀解决方法。断刀问题主要出现在粗加工过程中,因此对粗铣刀采用了后波刃形式,这样可使切屑成细丝状,从而使切削力减小30%~40%,同时切屑也容易在切削液的冲刷下被排出,防止因切屑堵塞引起刀具断裂。同时设计了一定的前角和螺旋角,使刀具更锋利,切削过程更平稳,可防止刀具因切削力、振动过大引起断裂。
- 公差带设置。叶根槽的轮廓度公差范围在0.07~0.10mm,机床径向跳动0.005mm,刀具跳动0.005mm,为确保机床及刀具跳动不会引起工件尺寸超差,将刀具安全裕度的最小极限设为0.01mm,刀具公差设为0.01,使刀具轮廓尺寸尽可能大,如图3,这样可以在保证轮槽加工精度的同时,提高刀具寿命。
- 铲背量的确定。为了保证工件表面质量和提高刀具寿命,铲背量的大小以修磨3次,总修磨量到0.45mm~0.6mm为依据进行确定。
- 材料及镀层选择。刀具材料采用粉末高速钢CPM,其韧性、硬度、可磨削性好。镀层采用复合多层涂层TiCN,其抗粘结、耐热性、耐磨性好。
- 刀具参数确定。在经过多次对工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各型号铣刀的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图4 标准叶根样块
|
测量方式与量具选择:根据转子的结构特征及精度要求,除了采用一般的外径千分尺、杠杆千分表等测量方法外,还设计了专用量规,如标准叶根样块、通止规等进行测量。其中所设计的标准叶根样块如图4所示,型线部分按相应叶根公差带图中的最大轮廓尺寸加工,轮廓度公差为叶根轮廓度公差的1/3,间距公差为叶根间距公差的1/2。通规按轮槽最大实体尺寸设计,止规按轮槽最小实体尺寸设计,枞树型轮槽通止规是一种综合性量规,可以同时保证型线和公差要求。具体的测量方式和目标如下:a)当轮槽加工完成后,推入叶根样块,模拟叶根装配,如移动顺畅,且肩胛平面通过塞尺检验合格,则满足叶根和叶槽的装配间隙要求;b)通规可以检测由于刀具磨损引起的轮槽尺寸过小,可以只抽查几个轮槽;c)止规可以检测由于刀具或机床跳动引起的轮槽尺寸过大,只需对新刀具所加工的第一个槽进行测量。夹具:采用FD500型分度平台、高精度强力铣刀夹头(7:24 BT50)。其中FD500型分度平台是针对铣削枞树型叶根槽时转子分度而设计制造的专用夹具,夹紧力较大,分度精确,如图5所示。
图5 分度平台总成图
3 工艺过程设计
3.1 转子装夹与找正 (1)在工作台上安装分度平台装置; (2)工件装入分度平台前,用红油检验两支承轴颈与轴瓦间的接触情况; (3)工件装入分度平台并放在机床工作台上,校验装置上的分度齿轮安装顺序与转子上轮槽排列顺序一致; (4)找正轴向中心,误差不得大于0.05mm,夹住、压牢; (5)在各级叶轮间平衡孔处搭辅助支撑以增加刚性。 3.2 轮槽加工 轮槽加工通过粗、精铣刀两次换刀加工完成,相邻槽间的角度由分度平台装置的分度头和分齿总成部套保证。轮槽部分示意图如图6所示。 (1)加工斜槽(或平台)前,用角度校验块检验刀具斜线轨迹的正确性; (2)在如图6所示1一S叶轮的起始轮槽中心作出明显标记,其余各级轮槽的起始位置均与1一S相同; (3)铣外圆平台,通过分度完成整圈加工; (4)换刀,粗铣轮槽,检验,通过分度完成整圈轮槽粗加工; (5)换刀,精铣轮槽,检验,通过分度完成整圈轮槽精加工; (6)换刀,加工下一级叶轮,重复(3) 一(5)步骤(直至所有轮槽加工完); (7)清理,去毛刺。
图6 轮槽部分示意图
3.3 切削参数确定 通过对刀具特性和零件材料、结构等的分析,同时结合机床的加工性能,精度及操作人员的经验,最终确定了如表3所示的切削参数。 表3 铣刀切削参数表| 型线代号 | 粗/精 | 转速 (r/min) | 进给 (mm/min) | 切深 (mm) | 新刀可切削长度 (m) | 修磨后可切削长度 (m) |
|---|
| R-4P | 粗 | 400~534 | 22~32 | 24.60 | 2.5 | 1.5 |
| R-4P | 精 | 385~512 | 28~41 | 24.8 | 2.5 | 1.5 |
| R-8P | 粗 | 245~325 | 14~19 | 40.997 | 2.5 | 1.5 |
| R-8P | 精 | 235~314 | 17~25 | 41.197 | 2.5 | 1.5 |
| R-8PBFP | 粗 | 230~304 | 13~18 | 46.634 | 2.5 | 1.5 |
| R-8PBFP | 精 | 220~295 | 16~24 | 46.834 | 2.5 | 1.5 |
| R-11PBFP | 粗 | 305~406 | 17~24 | 35.432 | 2.5 | 1.5 |
| R-11PBFP | 精 | 295~393 | 21~31 | 35.632 | 2.5 | 1.5 |
3.4 检验方法 · 用标准叶根样块检验,标准叶根样块如能轻松地插入轮槽,并能自如地沿轮槽轴向滑动,无卡止现象,而且间隙符合要求,则为合格。 · 用通止规检验型线尺寸及公差。 · 其余检验用量具。 · 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要求,按图样并临床检验。 4 结束语
1000MW给水泵汽轮机转子枞树型轮槽的加工,对我公司来说是一次挑战。虽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一些问题,如切削过程中出现切屑难以排出导致刀具崩断,工件产生微小振动等,但在公司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在不断探索、分析和改进中解决了各个问题,如期并顺利地完成了转子加工。 本次加工实例的顺利完成,给以后对此类结构轮槽的加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资料,同时也对今后的新的轮槽的加工和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