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需滚压加工的空心薄壁零件
1 工艺原理与特点
- 加工的螺纹大径尺寸准确、稳定;
- 加工后获得的螺纹牙顶呈梯形,接近理论牙型的牙顶;
- 对滚丝前坯料直径尺寸的精度要求降低,减少了精加工工序,降低了制造难度、能源消耗和加工成本;
- 扩大了普通滚丝机床的使用调整范围,实现了一机多能,提高了加工效益。
2 工艺装置
1.滚丝轮 2.方头偏心轴 3.上支承架 4.支承芯轴 5.车螺纹大径刀具 6.刀架体 7.调整螺钉 8.刀具紧固螺钉
图2 空心薄壁零件滚丝车削螺纹大径重合加工装置
- 滚压螺纹装置
- 滚丝车削螺纹大径重合加工工艺装置是在普通滚丝机床上改装而成,其结构简单,改装方便,工作量不大。该装置的滚丝部分仍保持原机床滚压螺纹部分的基本结构,即由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两部分组成。固定滚轮是指安装在滚丝机床固定主轴上的滚丝轮,滚压螺纹时,它只作旋转运动;活动滚轮是指安装在滚丝机床活动主轴上的滚丝轮,滚压螺纹时,它除作旋转运动外,还随着机床的活动拖板(在凸轮或液压油缸推动下)作垂直于轴线方向的进给、后退或间歇运动。活动滚轮向左进给时,对工件进行滚压加工;向右退回和停歇时,即可装卸工件。
- 上支承部分
- 滚丝车削螺纹大径重合加工工艺装置的上支承部分主要包括支承芯轴、支承架、偏心轴和轴承等零件(见图2)。上支承部分是在原滚丝机床上改制组装而成。滚压螺纹时,用于支承工件的芯轴安装在支承架下部的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孔内,以确保芯轴转动灵活。支承芯轴支承空心薄壁零件,用于确定零件的中心高度和轴向位置。支承架的上部用一个方头偏心轴固定在滚丝机床的连接板上。支承架与方头偏心轴采用滑动配合组装在一起,支承架以方头偏心轴为圆心,可实现自由摆动。通过调整方头偏心轴的轴心位置,即可调整支承架连同下部支承芯轴的中心高度,进而调整被滚压零件的中心高度。
- 车削装置
- 如图2所示,在对空心薄壁零件进行滚丝加工的同时,由车削装置上的宽刃车刀对螺纹大径进行车削加工。车削装置由刀架体、车刀、刀具紧固螺钉、刀具调整螺钉等组成,安装在滚丝机床原支承导板的基座位置。为适应滚压车削不同规格的螺纹零件,获得精确的螺纹大径尺寸,车刀到工件中心线的距离可调。调整车刀距离时,首先松开刀具紧固螺钉,拧动嵌在车刀体内的T形调整螺钉,即可使平口车刀上升或下降,改变刀口到工件中心线的距离,从而控制工件螺纹大径尺寸。带刀架体的滚丝机床的基座位置可左右调整,以使平口车刀的前面与工件中心线保持一个水平距离H,从而获得车刀前角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