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加工厂的日常经营需求可以很容易将一天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但是,有时候,当所有业务都运作顺利,材料从一个门进,零件从另一条门出去时,工厂经营者可以稍微喘口气,可能会考虑自己的生意发展方向,考虑他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 只有这种时刻,经营者从工厂经营战术开始转而战略性地考虑如何改善工厂、如何定位工厂以实现更大成功。 通常是这样的时刻将那些脱颖而出的工厂与那些一成不变的工厂区分开来。 战略思考产生战略投资,不管决策是购买新设备、聘用更多员工还是开发新业务。 从《美国机械师基准调查》可以看出,最佳工厂正在做而其他工厂却没有做的事情确实对工厂效益大有裨益,这种情况屡试不爽。看看从该调查中摘取的右表数据。
统计 | 一流加工厂 | 其他工厂 |
---|
|
进行精密加工的工厂 | 52.0% | 36.2% |
进行多任务加工的工厂 | 52.9% | 21.8% |
进行单元制造的工厂 | 68.6% | 26.9% |
使用高级测量的工厂(激光ICMM) | 54.9% | 38.7% |
所花费资本设备在销售额中所占% | 5.0% | 3.0% |
预计在资本花费方面有增长的工厂 | 61.7% | 46.1% |
销售量中的废品% | 1.6% | 3.0% |
投资回报率 | 20.0% | 10.0% |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大量结论和推论,但是总体上很明显,最好的加工厂采用尖端设备几乎两倍于其他加工厂,如利用多任务加工、单元制造和高级测最设备进行精密加工,所有这些通常都花费巨资。但是,技术总是日新月异。几年前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如今却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并且价格可以承受。从在线测量、CMM质最自动检测功能等技术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几年前这是不现实的。如今诸如马波斯、雷尼绍、三丰、PC-DMIS以及其他公司却使在线、CMM质量自动检测成为可能,价格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且有利润空间。 去年9月马波斯(www.marposs.com)推出了作为在线测头补允功能的3D Shape Inspcetor(形状检测器)软件。利用该软件,CNC编程员可以采用零件的CAD图纸创建G代码,用于在机床上时检测零件。 该代码可以嵌套在用于切削零件的代码内,可以给编程员提供若干选项。在切削零件时,机床可以定期或者在进行关键的切削后吹掉零件上的切屑,进行关键几点到几百点CMM质量测量、并将其与CAD图纸中规定的测量值及公差进行比较。出现偏差现象时,将生成报告给操作员,给机床提供反馈进行自动调节或者简单地停机等候操作员进行干预。 这种在线检测避免了将零件重复从机床上取下再在CMM上测量。相反,可以进行间歇测量来监控过程及相关状态,而作为车间最大瓶颈的CMM,则可以用于最终检测和验证。 这样的装备即软件和安装测头,视选项及所需培训编程员数量而定,成本为12,000~20,000美元。与CMM的成本相比,该成本非常低,但是却可以立即给车间带来工艺改善,并可以实现承接更多、要求更高的精密加工项目并具有较低废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