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金属长纤维的强度分析

   2019-08-12 60
核心提示:[db:简介]
摘要:给出了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连续型金属长纤维的切削模型,通过切削试验分析了采用不同切削参数时金属长纤维的金相组织和拉伸强度,确定了可获得高性能金属纤维的合理切削工艺参数。

1 引言

金属纤维是一种新型多用途工程材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首先在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应用。金属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导电性、导热性和烧结性,它作为填充材料并与其它基体材料相结合,可制成蓄热材料、屏蔽材料、隐形材料、吸音材料、耐磨材料、增强材料等各种复合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填料,对金属纤维与基体的粘合强度要求很高。一般而言,金属纤维表面越粗糙,与基体的结合力就越大,复合材料的性能也越好。此外,以金属纤维为填料的复合材料性能还与金属纤维的强度、长度和当量直径密切相关,而金属纤维强度又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指标。采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可获得高强度的金属长纤维,作者曾对大刃倾角斜角切削模型、切削力以及金属纤维横截面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由于金属纤维拉伸强度是与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直接相关的重要性能指标,因此本文对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的金属长纤维的纵向金相组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纤维金相组织改变的因素与拉伸强度有密切关系。

2 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模型

在斜角切削中,工件相对于斜角切削刀具切削刃上某一点的切削速度vc可分解为垂直于切削刃的速度分量vn和平行于切削刃的速度分量vT,即 {vn=vccoslsvT=vcsinls
由上式可知,刃倾角ls的绝对值越大,则平行于切削刃的速度分量vT越大,垂直于切削刃的速度分量vn越小。当刃倾角ls>45°时,vT在vc中所占比率上升极快(如ls=45°时,vT与vn量值相等;而当ls=80°时,vT值已上升为vn值的5.67 倍)。这种情况与锯削时将锯条往下压同时拉动锯条的动作相仿,此时拉动锯条的速度对于分离工件起到了主导作用。
为制造出变形量较小的连续型金属长纤维,采用了超大刃倾角(ls=75°~80°)切削刀具,此时平行于切削刃的切削速度vT所起作用大大超过垂直于切削刃的切削速度vn。如将切削刃看作一条理论直线,则其切削状态与无齿锯相仿。事实上,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主切削刃形状是无数在刃磨时留下的或由刀具材料晶粒状态自然形成的“微齿”,这些与锯齿类似的微齿沿切削刃方向进行“锯切”,使金属纤维从母体材料上分离。因此,这种超大刃倾角的斜角切削可称为“微锯切削”,即微锯切削可定义为:只有主切削刃参加切削且切削刃倾角ls远大于45°的斜角切削。微锯切削是斜角切削的一个特例。

图1 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模型
拉屑切削的特点是在切削塑性材料时,使连续带状切屑在前刀面流出时受到一个外来拉力的作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是微锯切削与拉屑切削的综合。用车刀进行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时的切削模型及相关参数如图1所示。图中,只有主切削刃参加切削,切削时刃倾角ls很大。其中T为拉屑力,q为拉屑角,yl为流屑角。

3 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分析

金属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变形情况影响拉伸强度的大小,对金属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变形控制是选取工艺参数的依据。下面通过切削试验分别分析刀具法向前角gn、刃倾角ls、拉屑力T和拉屑角q对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变形的影响。切削试验条件:试验机床:CM6140 车床;母体材料:低碳钢(Q235);刀具材料:高速钢(W18Cr4V);干切削。
  1. 刀具法向前角对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
    刀具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区域的变形。若增大刀具前角,可减小前刀面挤压切削层引起的塑性变形,减小切屑流经前刀面时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小切削力。为研究刀具法向前角对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分别采用法向前角gn=20°、gn=35°的刀具进行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6.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10.56m/min,刀具刃倾角ls=75°,刀具法向后角an=8°,拉屑力T=200g,拉屑角q=25°。两种法向前角刀具切出的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照片(400×)分别如图2、图3 所示。
    图2 gn=20°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3 gn=35°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4 ls=70°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5 ls=80°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6 T=50g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7 T=200g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8 q=20°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图9 q=35°时的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
    由图可见,当gn=20°时,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晶粒变形较大,铁素体和珠光体被显著拉长;当gn=35°时,晶粒变形量大大减小,除切屑(纤维)与前刀面接触一侧的晶粒出现拉长变形外,其余晶粒基本无明显变形。由此可知,刀具法向前角的变化将影响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变形,法向前角越大,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中的晶粒变形越小。
  2. 刀具刃倾角对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
    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制造连续型金属长纤维时,刀具刃倾角越大,越容易得到连绵不断的长纤维。为研究刀具刃倾角对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分别采用ls=70°、ls=80°的刀具刃倾角进行对比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5.8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10.13m/min,刀具法向前角gn=35°,刀具法向后角an=8°,拉屑力T=100g,拉屑角q=25°。两种刃倾角刀具切出的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照片(400×)分别如图4、图5所示。
    由图可见,当ls=70°时,金相组织变形较严重;当ls=80°时,金相组织变形很小,只有在切屑流出时,与前刀面接触一侧的晶粒被拉长,且变形区域很窄。由此可知,增大刀具刃倾角可减小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变形。
  3. 拉屑力对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
    由试验结论可知,拉屑力只对金属纤维横截面的卷曲程度有影响,而对纤维横截面的金相组织影响很小。为研究拉屑力对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采用不同拉屑力进行了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4.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9.78m/min,刀具法向前角gn=35°,刀具法向后角an=8°,刃倾角ls=75°,拉屑角q=25°。采用不同拉屑力时金属长纤维的纵向金相组织照片(400×)分别如图6、图7 所示。
    由图可见,采用不同拉屑力时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变形情况差别不大。虽然增大拉屑力可使微锯—拉屑复合切削的切削力减小,但并不一定使切屑内部金相组织的变形减小。由此可知,拉屑力对纤维纵向金相组织变形的影响远远没有法向前角和刃倾角的影响显著。
  4. 拉屑角对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
    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中,拉屑角q 不宜过大,虽然增大拉屑角可减小切削力,但会增大切屑(纤维)的附加变形,从而使切屑(纤维)易断。此外,附加变形过大会引起切屑(纤维)侧面产生细小裂纹,导致纤维拉伸强度降低。因此,拉屑角的取值应以减小刀—屑接触长度为目标。为研究拉屑角对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影响,分别采用q=20°、q=35°的拉屑角进行了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4.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9.78m/min,刀具法向前角gn=35°,刀具法向后角an=8°,刃倾角ls=75°,拉屑力T=100g。采用不同拉屑角时金属长纤维纵向金相组织的照片(400×)分别如图8、图9 所示。
    由图可见,q=20°时的晶粒变形量比q=35°时大一些,但变化不十分明显,即增大拉屑角对减小纤维纵向金相组织变形有一定作用。

4 主要工艺参数对金属长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连续型金属长纤维时,影响纤维制造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刀具法向前角gn、刀具刃倾角ls、拉屑力T 和拉屑角q。为研究这四个参数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情况,并确定其最佳取值范围,进行了切削试验。试验条件:试验机床为CM6140 车床;母体材料为低碳钢(Q235);刀具材料为高速钢(W18Cr4V);干切削。用自制微型测力仪测量纤维拉伸强度;同时用百分表测量纤维延伸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纤维横截面积。
  1. 刀具法向前角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采用不同法向前角的车刀进行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6.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10.56m/min,刀具刃倾角ls=75°,刀具法向后角an=8°,拉屑力T=200g,拉屑角q=25°。获得的刀具法向前角gn与纤维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如图10所示。
    由图可见,纤维拉伸强度sb随刀具法向前角gn的增大而提高。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的金属长纤维强度很高。母材(Q235 低碳钢)的拉伸强度为375~460MPa。图10中,除法向前角gn=20°时纤维拉伸强度sb低于460MPa(图中虚线所示)外,其它均高于460MPa。当法向前角gn=40°时,纤维拉伸强度高达984.7MPa。由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可知,刀具法向前角的最佳取值为gn=35°~40°。
  2. 刀具刃倾角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采用不同刃倾角ls的车刀进行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5.8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10.13m/min,刀具法向前角gn=35°,刀具法向后角an=8°,拉屑力T=100g,拉屑角q=25°。获得的刀具刃倾角ls与纤维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如图11所示。
    由图可见,当ls>75°时,纤维拉伸强度较高;当ls=60° 时,切下的切屑拉伸强度极低( 仅为287.5MPa),且变形很大,已不能称之为纤维。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金属长纤维时,最佳刀具刃倾角为ls=75°~80°。
  3. 拉屑力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为准确地确定拉屑力对金属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可用单位拉屑力st=T/AD来表示切屑(纤维)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拉屑力。式中AD为切削层的理论面积,其计算公式为
    可计算出切削层理论面积为: AD=0.017952705mm2
    对单位拉屑力st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4.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9.78m/min,刀具法向前角ln=35°,刀具法向后角an=8°,刃倾角ls=75°,拉屑角q=25°。获得的单位拉屑力st与纤维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如图12所示。
    由图可见,纤维拉伸强度随单位拉屑力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为:在切削加工中,母材中有一塑性变形区,当对切屑施加一定拉力后,切屑再一次塑性变形,使其强度提高。当拉屑力增大时,切屑所受塑性变形也增大,切屑(纤维)强度随之提高。当单位拉屑力st=136.6MPa 时,纤维强度达到最大值。如继续增大单位拉屑力,切屑将被拉断而无法获得连绵不断的金属长纤维。
  4. 拉屑角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中,拉屑角q 是确定拉屑方向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刀—屑间的接触长度(拉屑角越大,刀—屑间接触长度越小)。对拉屑角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切削试验。切削参数:母材直径dw=24.9mm,切削厚度hD=0.18mm,进给量f=0.1mm/r,线速度vc=9.78m/min,刀具法向前角gn=35°,刀具法向后角an=8°,刃倾角ls=75°,拉屑力T=100g。获得的拉屑角q与纤维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如图13 所示。
    由图可见,当拉屑角q=30°时纤维拉伸强度最大。之后随着拉屑角的增大,纤维拉伸强度有所减小。

图10 gn与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
图11 ls与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
图12 st与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
图13 q与拉伸强度sb的关系曲线

5 结语

用微锯—拉屑复合切削方法制造金属长纤维时,刀具法向前角gn、刀具刃倾角ls、单位拉屑力st和拉屑角q 是影响纤维特性的四个主要参数。本文通过单因素切削试验,全面分析了各参数对纤维金相组织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情况,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数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数控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