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NUC Oi等数控系统中对刚性攻丝的处理设置了3种指令模式,即:①在G84(攻丝循环)之前由M29Sxxxx指令;②在G84同一段中,由M29Sx x x x指令;③不用M代码,而直接由G84来指令。但不论是哪种方式进行刚性攻丝,都必须具备*基本的3个条件:
(1)主轴上应连接1个位里编码器。这个位置编码器根据主轴传动情况,可以是外装,也可以直接使用主轴电动机内装并带有I转标记的编码器来完成检测位置的功能。
(2)必须编制相应的PMC梯形图。事实上由于主轴在速度方式运行的PMC程序都已调好,在此基础上加上有关刚性攻丝功能的PMC程序并不复杂。在上述3种刚性攻丝的指令模式中,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根据刚性攻丝时NC与PMC之间信号传递的时序编制PMC程序。这主要是将刚性攻丝信号RGTAP(06110)激活,使NC进入位置控制方式。当然,根据传动情况,方向信号、档的切换,其时序是有所区别的,所以PMC的处理会因机床不同而有所变化。
(3)合理设定参数。根据主轴不同传动结构.涉及刚性攻丝的参数是很多的。要合理设定这些参数,了解参数的意义是必要的,并要抓住要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功能参数:
速度和加减速时间:
主轴参数设置:
1: 假设为IS-C。
5200#0 G84 指定刚性攻丝方法。
5200#1 VGR 在刚性攻丝方式下,是否使用主轴和位置编码器之间的任意齿轮比。
5200#2 CRG 刚性攻丝方式,刚性攻丝取消方式。
5200#4 DOV 在刚性攻丝回退时,倍率是否有效。
5200#5 PCP 刚性攻丝时,是否使用高速排削攻丝循环
5200#6 FHD 刚性攻丝中,进给保持和但程序段是否有效
5200#7 SRS 在多主轴控制时,用于选择刚性攻丝的主轴选择信号
5201#0 NIZ 刚性攻丝时,是否使用平滑控制
5201#2 TDR 刚性攻丝时,切削常数的选择
5202#0 ORI 启动攻丝循环时,是否启动主轴准停
5204#0 DGN 在诊断画面中,攻丝同步误差(*小单位)/主轴与攻丝轴的误差值%
5210 攻丝方式下的M码(255以下时)
5211 刚性攻丝返回时的倍率值
5212 攻丝方式下的M码(255以上时)
5213 在高速排削攻丝循环时,回退值
5214 刚性攻丝同步误差范围设定
5221-5224 刚性攻丝主轴侧齿数(一档--四挡)
5231-5234 刚性攻丝位置编码器侧齿数(一档--四挡)
5241-5244 刚性攻丝主轴*高转速(一档--四挡)
5261-5264 刚性攻丝加/减速时间常数(一档--四挡)
5271-5274 刚性攻丝回退加/减速时间常数(一档--四挡)
5280 刚性攻丝时,主轴和攻丝轴的位置环增益(公共)
5281-5284 刚性攻丝时,主轴和攻丝轴的位置环增益(一档--四挡)
5291-5294 刚性攻丝时,主轴和攻丝轴的位置环增益倍乘比(一档--四挡)
5300 刚性攻丝时,攻丝轴的到位宽度
5301 刚性攻丝时,主轴的到位宽度
5310 刚性攻丝时,攻丝轴运动中的位置偏差极限值
5311 刚性攻丝时,主轴运动中的位置偏差极限值
5312 刚性攻丝时,攻丝轴停止时的位置偏差极限值
5313 刚性攻丝时,主轴停止时的位置偏差极限值
5314 刚性攻丝时,攻丝轴运动的位置偏差极限值
5321-5324 刚性攻丝时,主轴的反向间隙</DIV>其他参数的设定参照《0ID连接说明书(功能)》的主轴CS轮廓控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