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的管理,严格点来说,是极具量化的特点的。不管是成本、工时、以及工序安排,都可以进行相对精确的分析和计算的。可能是其他方面的管理所不能相比的。毕竟机械加工的发展有着超过300多年的历史了。
机械加工的标准也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加工的每一步,几乎都可以有一个相应的,可以进行详细描述的依据。 但是,我想说的是,还有一条无形的搏动。也应当算是机械加工管理的一个部分。它某些时候,显得无关紧要;它某些时候却显得异常重要。哈哈,不是我有意要卖弄什么大道无形之类的虚无,我的切身体会就是这样的。 那么,无关紧要和异常重要的两个极端的现象是以什么为界分呢? 比如说,我现在的手头有七八种大型设备的批量加工在几种加工线上进行加工,而且其中有一半是新产品或者是新工艺;而且我的手头还有五种设备的设计任务等待完成。按照这两年的发展趋势,新产品的和新客户还会不断增加。我几乎没有休息过。哈哈,人员一直在增加,仍然紧张。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脚后跟打着后脑勺儿。企业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好,我以后再谈。
今天说的是管理的问题。 象前面说的,我已经无法用常规的管理方法了。公司的发展速度,要求我们有一个非常规的管理方法。当然,对于老产品和老加工工艺,我们照常进行常规的管理。对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加工于是就逼出了:
1)管理人员(任何一个部门的部门长)必须上下联系,左右沟通;哈哈,太模糊了。详细说明就是,当图纸和加工件来到你的部门的时候,一定要把图纸搞明白(废话),同时确认是不是具备由你所在的部门加工的条件。如果不具备,联系相关的部门解决(不是返回前一个部门)。注意,此时的部门长应该是解决问题的组织者。
2)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会有一个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和依据。不可以独自猜想,妄下结论。至少有两个人以上的讨论,思路放开。讨论的双方必须在确认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的前提下,来确认方法的可行。
3)利用所有的资源。不可以个人英雄主义。不要害怕自己的弱点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解决问题是根本。内行、外行、客户、供应商、资料、手册、以及网络信息等等。只要解决问题,就行。
4)不要妄设专家,虚构权威。只有产品、只有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