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可靠性和电子可靠性

   2019-09-06 36
核心提示:[db:简介]
前已述及,可靠性技术起源于电子产品和设备。电子可靠性的技术体系比较完整和成熟。相对而言,机械可靠性发展比较缓慢。这是由机械可靠性的一些固有特点所决定。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在可靠性方面的比较可见表1。  
      
表1  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在可靠性方面的比较①

比  较  项  目 电  子  设  备 机  械  设  备 
    失效模式
    应力因素
    老练以排除失效
    偶然故障期
    耗损故障期
    预期寿命
    寿命试验
    推荐的维修
    可靠性数据
     简单
    可以预计
    经济上合理
    通常可维持较长时间
    如果已存在,则较早报废
    较短
    便宜而有效
    更换优先于修复
    已经形成很好的文件
     复杂
    难以准确预计
    通常太昂贵
    较短或不是
    通常在使用寿命的早期阶段突然开始
    较长
    困难而昂贵
    修复和更换并重
    缺少好的数据

 
    由表1可知,机械设备的失效模式种类繁多,要识别它本身就很困难。由于应力因素对机械产品的失效率的影响难以准确预计,再加上机械产品的老练和寿命试验都很昂贵,工程上很少采用,使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数据资源非常缺乏。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械可靠性的发展。
    除了表1所示的区别外,机械零部件的寿命分布通常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或威布尔分布,这和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的假设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对机械制造企业而言,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质量,包括检验技术,例如:材料的机械性能、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精度、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和无损检验等等,都对产品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改进周期较长,费用也高;可靠性对传统技术的依赖程序也较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数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数控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