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支承端面磨床主轴轴向刚度的设计分析

   2019-02-13 55
核心提示:[db:简介]
传动力在支承中间时的轴向刚度及最佳参数


  1、主轴部件的简化模型传动力,在支承中间时,力学模型这里设,8;共面。


  2、由1引起的总位移是在反向力矩的作用下,弹性主轴变形引起的弹性支承引起的位移30由引起的总位移是士士在力作用下弹性主轴殳形引起的位,斗8其中主轴截面惯性矩,1;1主轴当量直径,1=弹性支承变形引起的位移4,由力引起的总位移是由入点平移至轴心,的力,使止推轴承产生在各力作用下轴端总位移是,总刚以为!=为了消除力的影响,我们采用柔度参量进行分析,由前知1=舰,令入=3,则得总柔度达式为制,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而1和的选择比较自由,所以我们主要是设计和的最佳值。

 人把醋鞅和的元函数,当,且为某定值时,欲求最小柔度时的1值,应用数学分析当,时,当0并解之。必得两正根1.冶1=和0时。,则,为最小位。

  值,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在1+4上,将式7展开并以归类=函1入门。

  厂则得3由前面分析可知,1两个变量是相互耦合的,故要确定其值必需将8式和联立求解。


  3、册参数慨偏公式求解

    洲此方简唯实根其中+jf+jF将③代入②式中,以确定然后再把代叫③式中即可求出值。

  若和1中有参数己由结构决定,要求另参数则方法比较简单,本文最后的例将说明这种方法传动力,后支承外时的轴向刚度和最佳参数1.主轴部件的简化模型当传动力在后支承外时,力学模型5所2.用叠加法求位移和柔度在,力作下,货形弓起的位移6所小1.

  其中,弹性主轴变形引起的位移6弹性支承变形引起的位移64由力引起的总位移由添和虬引起的位移和12相同,最后得轴端总位移是专W在确定和时,亦存在联立求解问,方法与前述类似,这里不在重述。


  4、综上所述

  无论传动力在后支承外还是在两支承中间,只要适当地选择1和的大小,都可以使柔度最小。达到轴系刚度最大在实际设计时。应尽量使力在砂轮端引起的变形相互抵消,以期收到最佳的效果。

  轴向刚度计算简例立式端面磨床主轴简!=0.35,试确定1计算此系统的主轴轴向刚度,并分析各部分变形在总变形所占比例。

  解1取=70将各己知参数代入7式得C=0.82406X105Hmi在柔度计算式7中,第13两项为轴本身变形引起5项为止推轴承变形引起的七度。山代=.即柔度和变形成正比,所以各部分柔度在总柔度中占的比例和各部分变形在总变形中所占比例相同,于是有轴本身变形在总变形中占比例是径向轴承变形在总变形中占比例圮止推轴承变形在总变形中占比例圮240的条件,按前血的讨论设计1.,各部分在总变形中所占比例为轴本身变形占30.6,径向轴承变形占3.05,止推轴承变形占66.3.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按8式求1所得刚度比第种情况高,并且还可以看出止推轴承变形所占比例过大,设计时应重点加大。


  5、结论

  传动力的影响,给出了轴向刚度的计算公式。

  端的变形,以增加系统轴以刚度轮位置。并给出相应的兑公式,本文里然讨论的是端面磨床但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机床。

  磨床与磨削。81余承宙。组合机床刚性镗削主轴主要参考选择及其设计。组合机麻,呢983上接第44页个中等磨削速度3.5,186,和0.0,2的工作压力对于用矿物油的091砂轮精磨而言,产生2的材料去除率和4;1的面粗糙度。

  如果用更高的砂轮磨削速度将产生更大的材料去除率和更好的面质量。在更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材料去除率会提高,但是由于,加了磨削深度,面质量将受到损坏。更高的磨削速度和工作压力还会降低形状精度如平面度等。

  结合的20130和091磨削砂轮对4零件也能加工出高质量来。材料去除率与加工,3的相类似。但足加零件的而质量则要好得多此01化,或更小。这是由不同的材料去除机制。磨削速度是影响,零件精磨削的主要因素。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数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数控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