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ZL205A铝合金飞机挂架铸造工艺

   2018-05-25 59
核心提示:[db:简介]

飞机挂架是飞机上的重要部件,尺寸较大,结构复杂,承受静载荷和冲击载荷都较大,要求自身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毛坯铸造质量高,尺寸精确,内部组织和性能均匀可靠,无疏松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铸件整体力学性能高。目前大多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高强度铸造铝合金ZL205A砂型整体铸造成形。

不同厂家的工艺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工艺会造成铸件组织分配、力学性能等的差异。本文从实践出发,找出工艺难点,详细分析和讨论了挂架铸造工艺,力求新颖实用。

1 铸造工艺

1.1 合金铸造工艺特性

ZL205A合金是AL—Cu系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其化学成分见表,该合金强化元素多,晶粒得到细化,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可获得不同的性能,其特点是强度高,塑性好,硬度高,机械加工性优良,表面处理性好。但Al—Cu系合金是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铸造性能不好,不易实现顺序凝固,壁厚敏感性大,易产生疏松、热裂、氧化夹渣等铸造缺陷,对铸造工艺要求高,要强化激冷、加强补缩并在浇注系统上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创造较大温度梯度,形成较好的顺序凝固条件,才能获得致密的组织和优质铸件,充分发挥ZL205A合金的高强度特性。

1.2 挂架的结构特点

不同机种和用途的挂架,其尺寸和结构都有差异,但其形状和总体结构又很相似,这里以某飞机挂架为例,其结构和工艺简图如图1,特点为:

(1)整体呈扁平状,结构复杂,外形尺寸大,内腔中隔板和筋条多,不易观察和测量。
(2)壁厚较均匀,热节集中。
(3)内腔及上下两面窗口多、位置精度要求严格。
(4)挂点位于上下两面,尺寸厚大,性能要求高。

1.3 铸造工艺要点分析

由图1所示,该铸件装配状态为立式。在飞机拉升和降落时。挂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挂架各部位受力均匀,两侧面组织一致。为达到此项要求,采用立式浇注位置,可保证铸件两侧面在结晶时成分、组织、性能一致,从而使挂架整体性能、成分均匀合理,充分满足使用要求。ZL205A合金呈粥状凝固方式.必须加强激冷,才能保证组织细小致密和强化顺序凝固,从而使各部位都得到良好的补缩。该铸件高度较高,厚度相对较厚,采用贴面冷铁半金属型式激冷。使整个铸件外表面除顶部以外部包围在冷铁之中,在结晶凝固时充分得到激冷,从而起到细化组织、提高性能的作用。同时,将冷铁设计成顶部薄底部厚的形式,这样可强化顺序凝固趋势,有助于凝固时自下而上的顺序补缩,保证铸件组织致密,减少疏松的产生。

冷铁采用铝制冷铁,冷铁的平均厚度取被激冷处壁厚的 l~1.2倍,有集中热节处的冷铁厚度适当加厚,可增加到热节圆直径的1.5倍左右,以保证被激冷处的组织。激冷要与补缩相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铸件顶部设计冒口,冒口的尺寸适当加大加高,取150~160mm、以增加补缩压头,充分转移热节。以保证铸件组织致密,性能优良。铸件结构复杂,尺寸大,内腔隔板和筋条多,窗口多位于上下两面,铸件内腔设计成整体砂芯,利用上下面的窗口设计过渡芯头,将砂芯引出腔外,再设计大芯头将各过渡芯头联结在一起,以保证定位和排气,利用两侧面的窗口设计辅助芯头,以辅助定位和排气。设计整体砂芯,即有利于保证型腔的结构尺寸稳定,又有利于增加砂芯的排气效果,同时使砂芯安放平稳,操作简单,并易于测量和调整。

1.4 浇注系统的设计要点

1.4.1 浇注系统分析

该铸件的浇注系统由直浇道、缓冲槽、横浇道、内浇道、立筒和带缓冲结构的缝隙组成(图1)。其中,缓冲槽可有效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第一股冷金属在流向改变时产生飞溅和紊流,减少二次氧化夹杂的生成。直浇道设计成一组片状浇道,可有效起到阻流和挡渣作用,横浇道设计成平行于两侧面的梯形截面形式,使金属液通过内浇道和缝隙浇道均匀的引入整个型腔。挂架铸件高度较高,侧壁为大平面,可设计合理的缝隙式内浇口引入金属,以减少金属液进入型腔时的垂直下落高度,使流动平稳,减少二次氧化夹渣在型腔中生成、从而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同时有利于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随金属液在缝隙和型腔中的逐渐上升,合理的分配了热量,创造良好的顺序凝固条件。此外,在侧壁上设计的缝隙浇道引入冒口、可使立筒中的金属液通过缝隙有效的对引入部位进行补缩,并可增加冒口的补缩效果。合理分配缝隙浇口,保证各缝隙间距,可使型腔中的金属液流动平稳,热量分布均匀合理,减少分散性疏松的产生。

1.1.2 浇注系统参数设计

浇注系统最小裁面比取5,铸件毛重(G)200kg,浇注系统最小截面积为其中取0.1,则。直浇道采用每片截面为0.8cnl×此n!的一组片状组成,对称的分布左右两侧。过滤采用孔洞率大于70%的陶瓷过滤网,安放过滤网处截面相对扩大,保证通过面积。缝隙浇道典型结构见图2,采用缝隙和立简相切形式,立筒0和缝隙的最小/b为D=4b,b为引入处壁厚尺寸,立筒中心线距铸件外壁a取a=1.3D。缝隙底部采用图2的缓冲设计,可减少金属液对型芯的冲击和避免产生紊流、窝气及二次氧化夹渣。缝隙起始于铸件底面以上30mm左右处和立简底部40mm以上,并以圆角过渡,可有效防止铸件底部过热,创造良好的顺序凝固条件。

2 结论

立式浇注位置设计,可保证挂架整体性能、成分均匀合理;帖面冷铁式半金属型激冷,配以合理冒口补缩,保证铸件组织致,性能优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截面比为1:3:5,并配合带缓冲结构的合理缝隙,可保证型腔内液面上升平稳,减少铸件内部二次氧化夹杂和混入性气体;砂芯整体设计,可保证挂架尺寸的稳定。经过多件的试制和生产,合格率可达85%以上,说明该铸造工艺合理、可靠。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数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数控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1024440号